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8章(1 / 2)





  皇帝一直命人尽心服侍她,人参燕窝等如流水般的送,一下朝便衣不解带的亲自给太后试药,喂药。整个皇宫的宫人并不多,各个宫内皆抽调人手往梓宁宫去轮值,也是存了彼此制衡的道理在其中。

  轮到荣禧宫时,青青乃正四品女官,代替淑妃点了荣禧宫内两位手脚伶俐少言寡语的宫女,交由司礼太监冯总管手下的连公公供他挑选。

  连公公年近三十,乃是冯总管跟前的头一位红人,端是长袖善舞,他笑容满面的打量了两位宫女几眼,随后细声细语的说道:“俱是伶俐人,叫人看着欢喜,不过咱家来之前就已得了梓宁宫口谕,里面要点的头一位,不是别人,就是青姑姑,咱家亦知道,青姑姑是淑妃娘娘跟前头一位得意人,是以才来与娘娘打个商量。”

  言毕,他便往身侧走了半步,弓腰垂首,只待淑妃下决断。

  张挽楠原本手里正玩着一粒夜明珠,听过这话便顿了顿,朝青青那处看了看,不过片刻,就半阖了眼皮,开口悠悠道:“公公说笑了,既是梓宁宫的懿旨,岂有不依之理?本宫这位青丫头,虽说伶俐,但亦年轻,难免有不稳当之处,烦请公公得空多指点她。”

  “娘娘吩咐,自当如此。”连公公闻言大喜,梓宁宫那位昏昏沉沉,何来力气下什么懿旨,他是听从冯总管的吩咐,一定要将这位青姑姑弄去梓宁宫当差,才出此下策,岂料这淑妃真真不介意,看穿了他的西洋镜,还从善如流。

  临行前,青青随手收拾了些自己的衣物,才得空便指点起淑妃的其他心腹,她这一去梓宁宫,还能不能回荣禧宫就得两说了,自然要将事情都料理妥当才能放心。

  未时前她便得走,张挽楠还将她叫到跟前又吩咐了几句。

  “你去了之后,不拘有什么本领都使将出来,切记要在太后跟前露脸,现今到她薨殁不过月余,说不得要令人陪葬,若露了脸面,我自有办法将你要回来。”

  未时一到,便有小黄门领着青青去梓宁宫当值。

  才到梓宁宫门口,青青便惊了惊,梓宁宫处于整座宫殿的东首,在东宫之北,最是清净,此刻宫外却围立着许多侍卫,定睛一看,方知是有巫医在作法事,才有这样多的侍卫防范,她在心里不断盘算张挽楠那席话中有话,揣测此番能有几多生机。

  那重重侍卫中,还有一位,与她熟悉的,不过她心乱如麻,并未瞧见对方。

  待进了太后寝宫随侍,便觉得闷热难当,直觉这并不适宜病人养病。青青犹在张铭家时,听自家哥哥姐姐讲了许多歪理,深以为然。但看梓宁宫现今的架势,宫外俱是皇帝的亲随,宫内则全是太后与皇后姑侄的心腹,称得上是剑拔弩张,步步杀机。

  青青是荣禧宫的人,荣禧宫不得宠,但淑妃毕竟曾与徐澈有过文定,又姓张,故引人忌惮,是以内外俱不与青青亲近,自然近不了太后身,反倒落得一个好处,能单住一间耳房。

  几日后一个清晨,囫囵吃罢早饭,一干宫女都要做扫洒工作,青青亦领了扫帚,跟着梓宁宫的几位四品女官一道做事。

  那几位女官年岁略大些,自然不理青青,青青的品佚,在荣禧宫已能算是女官中的首位,但在梓宁宫不过是末流,是以那几位女官在此亦是末流,为人就不大严谨。

  既在梓宁宫的外围做事,就少不得要与侍卫有所接触。徐澈挑的这百来位侍卫都算精英,难免有几个生的俊俏些,徐澈虽长的丰神秀异,但寻常人不得见他,宫内女人寂寞,乍见得些俊俏郎君,心驰神往也是自然。

  那几位女官将青青领到偏僻处,就自顾自的往宫殿前去扫洒,好多瞧几眼宫外人。

  青青早熟,见此情景不过一哂,但她自己一回头,也愣神了。孙琢会在这里,是她意料之外,但又是情理之中,不过他立的笔挺,加之目不斜视,并未看见青青,嘴唇有些翘皮,想来是立了近一夜,有些干了。

  她思前想后,倒撞见了胡太医和捧着药汤的一个小黄门,胡太医原先专攻产科,但原先的若贵人,也就是羽嫔小产后,由他调理得当,自然得了徐澈青眼,提了职位,其余贵人看病陆续的找他,倒有几分真材实料,如今也能来梓宁宫替人看病了。

  那小黄门胆子小,药盅又烫手,加之胡太医催的急,就脚下一个趔趄,他脑子一片空白,心道完了,才发现已有人替他接住了药盅,半点未洒,正是孙琢出了手。

  胡太医不识得孙琢,但亦知此番算是避了大祸,顾不得伸手打那小黄门,嘴上不住道谢,待要自己去接,又觉得十分烫手,便尴尬起来。

  “这孩子心神不定,恐要御前失仪,还是我来吧。”

  青青手上戴了琳娘赠她的西洋手套,随意的接过药盅,并不怕烫,她冲胡太医使了个眼色,他俩也算相熟,胡太医便笑道:“原来青姑姑在此,多谢多谢。”他犹想谢谢孙琢,就见他眼睛盯着青青,心道不妙,也不再多言,领着青青往宫内去,不忘对那小黄门念叨了一句:“你自回太医院领罚。”

  两人在梓宁宫回廊上一路走,青青先轻声向胡太医道明:“我此番要借胡大人的东风,往梓宁宫内探一探。”

  胡太医原本正思量她管这桩闲事有何打算,听了这话倒放下心来,他替太后煎药以来,这种借东风往内探一探的事情,十趟倒要遇到九回,可说是习以为常,加上皇上试药前犹有三个人要先试,并不怕出什么茬子。

  “自无不当,自无不当的。”

  青青思索片刻,又道,“我看方才那些武官大约已立了一宿,您可如今是宫内的大红人,若是有心,不妨去皇上面前请个旨,轮值时允他们些许食水。”

  胡太医见她面上一片清明,觉得这样也不错,称得上忠义两全,便应了声。

  终是进了太后的寝殿,凤藻宫的主位正在太后玉塌前隔着帘子陪着说话,她身着明黄色衣衫,云鬓微乱,两眼若桃子,一派孝子贤孙的模样。徐澈则随意择了一本折子,坐在一旁翻看。

  皇后见青青眼生,立时就起疑,正了正脸色,问道:“胡卿,这是?”

  “回禀娘娘,方才微臣身边那送药的小奴在路上崴了脚,唯恐冲撞了宫中主位,又送药事急,微臣就自作主张央请这位姑姑帮忙送药。”

  皇后使了个眼色,就有人前来,解了青青腰侧的玉牌,又往皇后耳侧轻声禀报了几句,大约是说没有问题。

  她又想开口刁难两句,一旁的徐澈却放下了折子,不咸不淡的道了一句:“奉药要紧,殿外那事,早有人报过朕,也不是什么闲杂人等,今这药,就你先试了吧。”后一句话,却是朝着青青说的。

  “诺。”

  自有人取了玉碟银针并瓷勺,由青青一一试过,最后她亲尝了一口,须待一炷香时间,方由徐澈试过,再奉与太后。

  之后,皇后风平浪静的去往帘后向太后进了药,又劝慰了几句,不多时,便有个声音飘出来。

  “皇儿,今日这药倒是不难入口……太医也算有心。”

  徐澈听后随即道:“孩儿自会赏赐他们,母后无需挂心,安心静养便好。”

  “哀家身体、安康着呢,倒想看看外头的花儿开的好不好。来人,将这帘子掀起来……”

  徐澈皱了皱眉,但并未发话,皇后见他允了,随之大喜,命人替太后将帘子掀了起来,里间犹有一帘薄绡纱,透过绡纱能见到影影绰绰的一个人影靠坐在床边。

  “这丫头眼生,身段儿倒不错。是哪个宫里头的?”

  青青知晓她在问自己,便恭顺道:“回禀太后,奴原在荣禧宫当值,娘娘唤我作青青。”她声音清越婉转,酥软却不女气,十分难得。

  “这名字倒不俗,声音也动听,既是荣禧宫里出来的,大多有才,可会唱歌儿?”

  青青记得张挽楠的嘱托,便大着胆子道:“会,奴擅《舞祎》及《寰律·云风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