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5章(1 / 2)





  张铭费了一下午的口水,觉得自己荣升为了菜市口讨价还价的大妈。茶水喝了大半壶,一直磨也只磨到了两千斤。

  讨钱界的业界良心。他默默的给自己竖了个旗帜。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终于消停下来,沉默了片刻,讨价还价的两位主力俱哈哈笑了起来。

  谈妥了送给徐澈的礼物,辛迪斯一边肉痛、一边签了礼单,张铭伸手要接,却被他扣下了。“我白白的送钱,好处还没有。”

  张铭一听有门儿,露出个笑,将自己连夜准备的一本小册子掏了出来。“请细看。”

  辛迪斯的侍者接过了册子,将册子递到了总督大人面前。

  颇厚的一叠东西,里面有各地方的特产的简介,精致的粗糙的各式各样,辛迪斯看的眼神发亮。

  “丝绸倒可以先放一放,我能不能带些蚕子和它们的食物回去?女工呢?”

  张铭头上落下两滴汗,这人半点不蠢,开口就要技术,只得跟人打起太极:“我不能做主,你送了黄金之后可以先去问问皇帝陛下,”他看辛迪斯一脸不信,将自己官服上的五彩雉鸡亮了亮,“我这职位的官员,在燕京可以抓出一大把。连你们国家的子爵都算不上,至多是个骑士。”

  落日西沉,饶是张铭之前做了许多功课,多数事情犹未谈拢,他得辛迪斯的欣赏是一回事,谈起钱则是另一回事儿了。

  不过,礼单还是到手了。

  胡乱在馆驿吃了些东西,他租了顶四抬轿子,回了乾宁街。随后换了常服,从家里的偏门出去,换了顶二抬轿子,往同那位约定的地方去。

  依旧是那间民宅,七拐八拐的进了间屋子。

  他低着头一路进去,待走到离一双皂靴三米处时,做了个恭敬的拱手礼。

  “你坐吧。”

  张铭将礼单奉上,随即汇报起了自己的任务:“霍兰总督作风不似大周的官员,更似塞北响马,……”

  “太后身体今日不大好了。”

  张铭身体一凛,假装未听到。

  “你继续说吧。”

  “是……霍兰国已有三万军驻扎于天竺,火炮火铳亦比成家军先进……”

  徐澈饶有兴致的听他说完,随后道:“这些我均已知了,你放心吧,你的霍兰朋友,我会见一见的。”他似乎心情颇好,还眨了眨眼睛。

  张铭立时惶恐道:“这……不能算作朋友。”

  徐澈立起身一甩袖子,对窗外弦月凝视了一番,“不给你升官,也是有考量的,我听你字句里对于党争避之不及,既然你无心于此,我、朕也不好勉强,许桓还算堪用,但到底是个蠢人。”

  “所以,我准备,起复扶梁了。”

  “不过,朕还是要多谢你。”

  张铭脑子里突然出现一句话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
  “这是,年前时,淑妃娘娘托内人命我转交给您的。”张铭取出一个小盒子,递给了徐澈。

  徐澈接过那盒子,打开一看,脸上便再难压抑住笑意。

  随后,他脸色又变作了一块木头,开口道:“本来是想将你灭口的,既然如此,就算了。要什么赏赐,也一并说了吧,以后,你就不用来此了,安心为官便是。”

  这人给的赏赐,张铭突然觉得要好好想想。

  徐澈见他犹豫,又道:“一时想不好也可以回去慢慢想,令你内人托楠楠身边的那位女官转达便是。”

  张铭脑子里闪过一道灵光,“不必了,我已想到了。女子入宫便算嫁给了君主,我只求娘娘能早日将我那妹子送出宫来,消了宫中名籍,从此回我家做个普通人。”

  徐澈思索了片刻,才想起张铭的妹子是谁,“这事不能立时办到,她于楠楠还有大用,不过,朕应了你便是。”

  张铭也知道青青已经一脚踏进其中,轻易出不来,但有这句承诺,他也能放心了。那孩子之所以入宫,还是因为自己几年前对她说的一句戏言,“过几日,有个姐姐会来问我要个人质。”

  张铭只道她那时年纪幼小,却没想到这样一句话也被她记下了,还独自悄悄的实践,既然如此,他作为兄长,应当将她要回来,然后体面将她嫁出去,而不是就此在萧墙之中耗费青春。

  他与徐澈在宫外这样见面数次,从未跪过他,此时却诚心实意的跪下,并低下了头。

  “谢陛下恩准。”

  自那间民宅出来后,张铭坐上轿子,忽然长舒一口气,他一个六品小吏,时不时的与掌权者会面,压力自然是有的,他今日出家门时压根没想到此后却都不必再见了。当然啦,如果他以后升官了有上朝的资格,还是能一睹天颜的。

  眼下住的宅子,收拾收拾,也好搬出去了,正巧永安侯家后面那间屋子早就弄好了,眼下刘盛借了半间用作办公,也不愁没阳气,请人打扫一番,买些古董字画摆一摆,豆包儿的新屋子可以建一建,青青不知何时能回家来住,但是也要尽早弄起来。

  琳娘的花房也要搬,那才是个大工程。他盘算了一下,还需大半年,淑妃娘娘的嫁妆就可完璧归赵了。

  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  次日早朝退朝后,皇帝留下了几位阁臣,同他们唠起了家常。近日太后有恙,他日夜侍奉羹汤,昨夜一梦,突然见到了自己生母成氏,成氏称住于妃陵难见成帝一面,颇为想念,又深觉自己生前作为边疆小族之女,四妃之末,拖累了皇帝的出身,但希望他不以为意,能够做一代明君。

  皇帝称自己梦里闻言大恸,醒来枕巾全湿,是以将几位德高望重之臣留下,以商此事。

  陈太师为首的几位,提议追封成妃为孝康皇后。

  另几位以闫尚书为首的,则提议干脆追封成妃为孝端康贤圣母皇后,并迁陵,与成帝合葬于秣陵。

  皇上自然采了后一种提议,且龙颜大悦,赏了几位大臣一人一柄玉如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