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2章(1 / 2)





  过了午时,日头上来,算是一天里洗头的极好时机,琳娘先替青青用桂花胰子洗了头,又捉了孙琢,院子里一阵喊打喊杀,鸡飞狗跳,好不容易洗完他那一头乱发,就用布巾将两个小孩的头包了起来,让他们自己去玩,这才重新生起炉子烧水,预备她和张铭洗头用的热水。

  张铭看罢书出了书房,见琳娘已经将水烧热了,正要给自己洗头,就笑道:“你怎么又不叫我帮忙?”

  琳娘一时被桂花胰子迷了眼睛,说不得话,张铭就上前去,拿了布巾,在清水漂干净,将她眼睛细细的擦干净,又道:“我来吧。”琳娘犹不舒服,红着眼睛,只能点头。

  手里头这一把长发,足足一米长,琳娘得了瑾娘的教育,无事时就会擦些芝麻油护理,因此生的又浓又黑,是盘发的好料子,只不过如今张铭和她还囊中羞涩,平日里只能用琉璃簪虚虚的挽了,一拆就会全散开。张铭替她细细打上桂花胰子,木樨味儿一向是他最中意的,甜香味儿淡淡的,最是适合小姑娘。

  用揉出的泡沫将头发整个搓了一遍,再用清水漂了两遍,张铭算是男人中较心细的那一种了,又用芝麻油替琳娘将发梢敷了一遍,再漂了一遍,算是可以正式收工。张铭拿了块布巾,蒙住琳娘眼睛,包住她头发,想了想,又低下头,含住了她嘴唇,厮磨了一阵,才专心擦起头发来。

  琳娘没试过这样,她记忆里不过和张铭亲过两次,其余都是张铭趁她睡着的时候亲的,因此紧张的默不作声,等到张铭掀开她眼前的布巾,见到他面色不改,才松了一口气,埋怨道:“你可真是,要是被人看见了怎么办?”

  张铭嘻嘻一笑:“那有什么,好了,替我洗吧。”

  琳娘手脚麻利,替张铭洗头时也不像他那样存了调戏人的心思,就很快了。

  张铭脸上尚未生出胡须,还算少年人,他面容白净,长相清俊,洗完头之后头发散着,倒有几分潇洒味儿。他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,不由自恋道:“只消再给我几年,就是翩翩君子了。”

  他和琳娘原本气氛暧昧,这么一说,就打破了。琳娘被他带着,如今嘴角也会抽抽,就收拾了脸盆布巾,不再理他。

  张铭站在一旁,看她忙东忙西,心里就不由叹了一声。揠苗助长不好这个理他小学就懂,现在

  却总是忍不住去做,这样究竟是好是坏呢?

  他能穿越到这个时空来,又怎么能保证不会某一天穿回去呢?

  到时候留给这个小女孩的不是一具尸体,就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,那时候她怎么办呢?

  要是感情深了,他却死了,他们怎么办呢?

  他要拿她,怎么办呢?

  ☆、第24章 风雪

  那以后,张铭就和孙琢一道跟着常春习武,常春教他们的东西其实很寻常,讲究一力降十惠,适合走武路子的人,对张铭这样体弱的人来说并不适合,他就自行减了练习量,只求锻炼身体,平日里还是读书写字为主。

  孙琢则练的勤快,他和常春待在一处的时间反而比在张铭家的时间久,他不知在常春那处知道了什么,对他越发推崇起来。又跟着张铭看了许多《三十六计》、《列国志》,反而对于四书五经越发不耐烦起来。张铭知道这事被孙炳知道了他就要倒霉,因此细细嘱咐了孙琢,让他不要走漏风声,又允诺过完年后他就会寻机会将孙琢一并带到县里,到时候他们再另寻孙琢入行伍的出路。

  常春和里长家的长工契快到了,里长家怕他生出什么歪心思,就不再派活计给他,因此就十分闲,他在里长家后面的河滩地上自己搭了个草棚子,每天喂马为乐,里长家马车上那两匹老马原来是他自己的,他就顺便教张铭和孙琢骑马。张铭想谢他,时常邀他到自家吃饭,被拒了许多次后,他想了个办法,让琳娘做好了放在食盒里,由他去学骑马时顺便带给常春,久而久之,也生出些情分来。

  时间就这么飞快的滑了过去。

  “二十三糖瓜粘,二十四扫房子,二十五做豆腐,二十六割年肉,二十七洗疚疾,二十八贴窗花,二十九蒸馒头,三十儿晚上熬一宿,大年初一访亲友,大年初二祭先祖,初三初四逛庙会,十五晚上街上走。”

  这是张铭前世里的过年习俗,在这世界也差不多,不过这朝没有做豆腐罢了。转眼已是二十五,赵氏好不容易说动她那执拗的冤家,得了许可,来张铭家接孙琢了。

  她穿着一身新衣,披红戴绿,倒比自己女儿还爱俏,此刻手里捏着孙琢下巴生出的小肥肉,嘴里不断嚷嚷:“还是瘦了,我的心肝儿,你姐夫没让你吃饱?”

  孙琢最不耐烦她这套,对着天翻了个白眼,撇了撇嘴,道:“你就睁眼说瞎话吧,我都重了五六斤了。”

  张铭在一旁做了个假笑道:“是我的不是,琢儿平时看书看的晚,一投入就不让人打扰,这段日子睡的少了些。我没注意提醒他。”

  孙琢站在赵氏一旁,对他姐夫扯谎的本事已经见怪不怪,反而挤眉弄眼,冲他作了个鬼脸。张铭抬手用袖子遮笑,在赵氏眼里反倒像惭愧了。她十分得意,就卖乖道:“瘦点也行,他那狠心爹看了兴许也会肉痛呢,到时候事情就算揭过了。”

  琳娘原本因为怕赵氏嘴碎,就和青青躲在一边,收拾张铭要送给孙家的年礼,待她听到赵氏说话越来越不像样,就忍不住走了出来,打断道:“娘,来看看相公上回去县里给你挑的布,合不合你心意。”

  赵氏总算听到了想听的话,将脸笑成了一朵菊花,一边走过去一边道:“还是女儿贴心呐。”待她一看到那布是一匹淡青和一匹湖蓝,就变了脸色,道:“这色儿惨兮兮的,哪里适合我,莫不是故意的吧。”

  她又看到琳娘放在一边已经做的差不多的浅绯色四幅裙,随手拎起来一看,赞道:“这个好看,可惜颜色太嫩了,我不能穿。”

  琳娘看出她心思,就回道:“这是我自己做的,娘要是喜欢,我也替你做一条。”

  赵氏大喜,又佯装为难道:“你相公不会生出什么意见吧。先跟你说,我要深红的,也不急,开春了做好就成,说来你这手巧还是袭自我呢。”

  “好,给娘做裙子是应该的,相公不会说什么的。”

  不得不说赵氏命好,她虽然泼妇,周围人却个个顺着她,总能合了她心意。她满意的提起那一青一蓝两匹布,另一手拎了张铭送她的八条上好的猪肋排,也不再和琳娘说话,径自走到屋外招呼孙琢道:“乖宝儿,咱们回家。”

  孙琢对张铭歉意的笑笑,又往张家院里张望了几下,见没人出来了,才转身跟上他娘,回家去了。

  送走了孙琢和赵氏,张铭倒觉得家里一空,他摇头笑笑,往内室去寻琳娘。

  “你娘已经带着琢儿走了。”

  “啊,我没去送……”

  琳娘愣了愣,她和赵氏之间的关系,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,有的时候大概是命里注定,赵氏有五个孩子,唯独不喜欢她,作为第二个女儿不如儿子来的惊喜,也不如大女儿来的可爱,后面又接二连三生了两个小的,琳娘在家里时每每总是像个隐形人,孙炳家规又甚严,见二女儿平日里懦弱寡言也不过觉得寻常,时间久了,赵氏和琳娘之间就尴尬起来。

  张铭看出她心思,也不知该如何安慰,只能岔开话题:“咱们趁着这几天闲着,请几个人将家里打扫打扫吧。我看了看偏房,已经有裂的地方,书房那张竹塌也旧了,还是请孙木匠做张新床吧,我以后要是看书晚了,就直接睡在那。”

  琳娘被他说转了心思,就勉强笑了笑:“好呀,等会咱们就吃中饭了,你想吃什么?”

  “和前几日一样,做了薄饼让我带走就行。”张铭像是没看出她眼里期待,反而随口应道。

  “又要去常大哥那么?”

  “嗯,已跟他说好了。”

  “好,我给你们做茄饼吧。”

  张铭手里提了个食盒,里面装着热腾腾的煎茄饼,还有半斤切好的腌咸肉,另一手打了伞,在